会员登录

相同商品状态的商品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易理 > 黄汉立:易经讲堂(二)-乾坤屯三卦阐微(附光盘)
黄汉立:易经讲堂(二)-乾坤屯三卦阐微(附光盘)
prev next 黄汉立:易经讲堂(二)-乾坤屯三卦阐微(附光盘)
商品货号:XYB003138
商品品牌:香港三联书店
商品重量:500克
市场价格:165元
本店售价:128元
用户评价:comment rank 5
商品点击数:9001
商品总价:
购买数量:

商品属性

商品属性
作者 黄汉立
出版社 香港三联书店
购书网站 【星易图书网】港台原版术数书籍专卖
图书书号/ISBN 9789620429217
初版日期 2010
开本 18开
图书页数 339
图书装订 平裝
购书网址 www.xinyibooks.com
图书规格 繁体竖排
套册 一套一册
繁體資料 黃漢立:易經講堂二之乾、坤、屯三卦闡微 (附光碟)
商品状态 绝版-无货
特别说明 商品属性以实际书籍为准。库存状况无法实时更新,如欲查询,请联系我们


详细介绍

附MP3光盘一张。

 

簡介

 

本書是作者繼其《易經講堂》(二○○九年,香港三聯書店)講述《易經》概論後,進一步具體而深入地分析卦、爻的著作。書中以傳統的「陰陽之學」,及時、位、中、承、乘、比、應等義例,去解釋天道、地道、人道種種變化無窮的規律,從而讓讀者明白所謂「吉凶得失」皆自取,以及進德修業之重要。

通過《乾》、《坤》、《屯》三卦,了解其卦、爻背後的微言大義,和對歷代注家的引申、發揮及提升的詳盡講解,讀者當可據此解讀其餘六十一卦,體味《易經》的博大精深。

本書乃根據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辦、黃漢立老師講演的易學課程「乾、坤、屯三卦闡微」的錄音整理而成。


「老師詳細解釋《乾》、《坤》、《屯》三卦,不獨具備了今天語體文注解本明白易懂的優點,更繼承古代注家的傳統,將原文文字引而未發的宇宙、人生哲理加以闡釋、發揮……對於進一步了解《易經》,很有啟發。」 --霍震寰

「細聽黃老師的易經課堂後,才發現《易經》這三千年前的著作,當中已有不少內容與西方近二、三十年的變易理論觀點相同……變易理論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更清楚地理解事物的特徵,並把這些特徵應用到更廣泛的層面上,例如,知道『左』便能明白『右』,並同時知道與
『空間』有關。」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教授

「《乾》、《坤》兩卦最基本、最重要,再通過講解《屯》卦,並與《乾》、《坤》兩卦各爻爻義進行比較,說明異同,學者便可舉一反三,自行解讀其他各卦。」
--黃漢立

 

序一

承先後的《易經》闡微                                                      霍震寰

近二十多年來,國內、國外興起了《易經》熱,不特眾多古代注釋《易經》的名著再版行世;今人注解《易經》的書籍,也如雨後春筍,紛紛呈現於世!不過古代注釋本,雖然說理精詳,因為用的是古文,現代人有部份感到不容易完全明白其意義;而近現代語體文注解本,對於原文文字意義,大都解釋清楚,容易接受,較之古代注釋,更便初學。但除了極少數外,一般都有意或無意沒有把後世學者研究《易經》發展的精義包容其中,使人很難了解《易經》為何這麼偉大!

老師大半生研究《易經》,體會到這種情況,所以在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講授《易經》時,便針對當前所需,詳細解釋《乾》、《坤》、《屯》三卦,不獨具備了今天語體文注解本明白易懂的優點,更繼承了古代注家的傳統,將原文文字引而未發的宇宙、人生哲理加以闡釋、發揮,甚至將原文相關的義例詳細說明,指導學者應用此等義例,解讀其他各卦,對於進一步了解《易經》,很有啟發。

我聽了講課錄音,再看了整理成為文字的這一本書之後,不特對這三卦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而且對這三卦所闡述的天地之道的自然規律和人道的人生哲理也有了初步的體悟。對於《易經》已有初步認識而想進一步了解高一層次的讀者,這是一本好書!甚至初學的,如果能夠細心閱讀,也是一本入門的好書!所以敢向廣大的讀者推介這一本書。

 二○○九年十二月七日

 

序二

《易經》與教育的變易理論             謝錫金(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

變易理論起源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現象圖析學(Phenomenography)研究①。研究目的為了解不同的人對同一現象所產生的不同體驗。至九十年代,有關的研究進一步突出變易和體驗之間的關係,並提出三個相互依靠的理念,審辨(Discernment)、變易(Variation)和同時性(Simultaneity)②。進入二十一世紀,有關變易理論的研究,馬飛龍教授(Prof. Ference Marton)進一步引入至課堂教學的層面,研究變易與學習成效的關係。最近,變易理論研究更進一步將變易理論和教學設計結合,以加強課堂學習效果。

所謂學習,其實是一個過程。在一個特定環境中,學生能夠用多種方法、多種能力,以達到相關的技能或思維。學生有這種能力,是因為他們有某種經歷,協助他進行學習的過程。而學習的過程,與審辨(Discernment)是有密切關係的。審辨能力包括學生能夠辨析事物的相同和差異。例如,學生能夠辨認「左」時,同時明白「右」的概念,並且知道這是跟「空間」有關的概念。「空間」是相同的(Invariance),「左」及「右」是相對(Variance),這就是變易(Variation)。

變易理論和教學設計結合後,已成為一種非常重要和極受歡迎的學與教理論。筆者本以為這是源於西方的理論,但細聽黃老師的易經課堂後,才發現《易經》這三千年前的著作,當中已有不少內容與變易理論的研究觀點相同。故筆者希望對《易經》和變易理論作出比較,提出幾個觀點,作為此書的序。

《易經》創設以陰爻和陽爻組成的卦畫符號,象徵人類由具體認知進步到抽象認知,成為中國重要古籍之一。而《周易》與其他中國古籍不同,它不單單是文字的記述,同時運用了符號作基準。《易經》以符號闡述抽象的天道、地道、人道的規律。這就像今天我們研究自然科學時,以符號表達規律的想法。

變易理論相信,人們在面對不同情境時,便會在知覺上逐漸區分事物相同及相異之處,成為我們對世界感知的不同方面及層次,逐成為觀察世界的「識見」能力(way of seeing)。這與《易經》的理念相通,以人類生活成為基礎,觀察自然環境的不同變化,最終推演至天地自然的規律。《易經》的基本精神是任何事物都在永恆變化之中,如《乾卦》的六爻中,通過位置和時間的推展,「龍」由潛伏於地下、升上地面、升到人間以及一直升到天空的最高處。而《易經》同時說出事情可以由好轉壞,也會由壞轉好,就像「龍」升到最高處,可以是「亢龍有悔」,也可以是「見群龍無首,吉」。事情的好與壞,取決於我們在認識事情變化的本質和特徵後,如何做到「用」的層次。這和變易理論當中,經歷事物的變化和差異後,才會認識事物的特徵與其本質的觀點相應。

至於《易經》中的《屯卦》,黃老師認為是象徵宇宙初生時沒有秩序和混亂的情況,再引申到萬物的初生。而《屯卦》中的六爻,按照時的因素,說出六種不同的情況,指導我們解決「屯難」的原則與應付「屯難」時應採取的行動和方法。解決「屯難」或是不同困難時,《易經》指導我們行動一定要謹慎小心。沒有行動自然會坐以待斃,然而不適當的行動,非但不能解決困難,更可能令我們陷入更大的困境。故謹慎小心,是我們應付困難的最基本原則。要達到謹慎小心,《易經》中的方法與變易理論的同時性(Simultaneity)性質相同,就是除了對困難情況進行深入觀察外,還需要同時留意超過一個相關的經驗,把它們聯繫起來,從中思考出解決困難的適當行動。

變易理論中,講求先區分(Separation),後融合(Fusion)。《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它們當中各有不同的爻辭內容。但當我們認識卦象當中各自不同的性質後,再與《易經》的主體理念「陰」、「陽」進行參照比較,便能發現不同卦象中,相反相成的關係。融合六十四卦的意義,便能明白天地自然的規律。

另外,黃老師課堂中提及,《易經》教導我們從相反方向思考事情。當一件事情普遍地被人認為是好的時候,我們就要問當中有甚麼壞處。從正反、好壞層面作出觀察,就能看到很多平日被忽略的情況,使我們在待人處事中有更高的智慧。這就像變易理論的原理,注意事物的變化和差異,就會認識到構成事物的各個方面,我們就能夠立體地看待事情,明白事物各方面的意義。

變易理論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更清楚地理解事物的特徵,並把這些特徵應用到更廣泛的層面上。讀《易經》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盲目以為卦中規律是一成不變的,只有如黃老師所說,以「時」作為最重要的參照標準,我們才可以通過《易經》有限的文字,引申了解卦中無限的複雜意義。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只是黃老師解釋《易經》的心得分享,而且是一套學習論理,更是我們解決人生不同問題的鑰匙。筆者相信各位讀者閱讀此書後,也一定會獲益良多。

① Marton, F. (1981) “Phenomenography-describing Conceptions of the World around Us”, Instructional Science, Issue 10, pp.177-200

②Marton, F. and Booth S. (1997) Learning and Awareness, Mahwah, N. J. : Lawrence Erlbauum Associate; Bowden, J. & Marton, F. (1998) The University of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序三

我對《乾》、《坤》、《屯》三卦的體會                                  傅玉堂

《周易》從古到今都是儒家最重視的經典之一,由於它的奇妙形式(以符號組成卦形),及人們以占筮的方法來判斷事情的好壞、吉凶,遂給這部經典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我們稱這些符號為「卦畫」或「卦象」,由六個「卦畫」(爻),組成一個「卦」,每個「卦」有一個「卦名」,例如「乾」、「坤」……等,接著便是「卦辭」,用以說明該「卦」至重要的基本內容和精神,然後是「爻名」,例如「初九」,「初六」等,之後有「爻辭」,用以說明事情在發展過程中之六個階段,或六種情況,應用於人生,就是指導我們適應變化的六種行事規律和修養準則。

黃老師此次講授「乾」、「坤」、「屯」三卦時,除了每個名辭,如「承」、「乘」、「比」、「應」、「時」、「位」、「中」等都作了訓詁式解說外,還博引古今重要注家之論,參以己見,讓學員去消化、分析和想像。

古今研究《易經》者分為義理與象數兩大宗,不管何宗,都十分重視「乾」、「坤」兩卦所蘊含的意義。

《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除「乾」、「坤」二卦外,其餘六十二卦皆由陰爻與陽爻混合組成,只有「乾」卦六爻皆陽,「坤」卦六爻皆陰,「乾」、「坤」兩卦闡釋陰陽義理最全面,所以成為整部《易經》最重要的兩卦,其所涵蓋的意義和哲理,關乎整部《易經》之思想體系。《繫辭傳》有三處強調「乾」、「坤」二卦之重要性:「乾坤其易之蘊耶?」(《繫辭上傳》第十二章); 「乾坤其易之門耶」(《繫辭下傳》第六章);「乾坤毀則無以見易」(《繫辭上傳》第十二章)。通行本《周易》以「乾」、「坤」居首二卦,而《十翼》的《文言傳》亦只解釋「乾」、「坤」兩卦,而不解釋其餘六十二卦,可見其重要性。

「乾」卦取天為象,是萬物生成之先決條件與基本因素,象徵活動和變化,亦代表道德與正義。六爻取龍為象,譬喻人生所處六個不同階段的變化過程,由「初九,潛龍勿用」而至「上九,亢龍有悔」每一個階段,《易經》都給我們適當和足夠提示,以供參照,期間過程,只需加上後天人為努力,效法天道運行不息,盡力完善,便能將事情轉向好的方面發展,所謂時時「自強不息」,刻刻「進德脩業」。

當事情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上升之時,便需受警惕,不要得意忘形,不知進退,因為事情發展至極限便會向相反方向發展。《易經》提示我們要有「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想法。

「坤」卦初爻,「履霜堅冰至」提醒我們事物初時雖然微小,發展下去,必然壯大,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故見微知著,防微杜漸,具備近日社會人士所謂的「危機感」,亦是人生應有之謹慎態度。

當「坤」卦發展至第六爻,「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亦是陰至極限而變陽的情況出現,可惜此變來的「龍」並非真龍,仍需與陰交戰,最後兩敗俱傷。我們能不體會「其道窮也」所造成之災害?還否記得乾之上九「亢龍有悔,窮之災也」所顯示的哲理?

「乾」、「坤」雖然分為兩卦,黃老師講述時,每爻、每句都作出比較及綜合兩卦之卦辭、爻辭,詳細分析;附於兩卦後面之「乾文言」與「坤文言」闡釋發揮尤為詳盡。

「屯」卦依通行本《周易》卦序,排列在「乾」、「坤」兩卦之後,反映作《易》者的宇宙生成論,由一片渾沌而逐漸建立秩序,在變化過程中,永遠生生不息。

老師借闡釋「屯」卦,進一步發揮「乾」、「坤」二卦所蘊含之哲學意義。透過「屯」卦與「乾」、「坤」兩卦相同之爻位、爻辭之比較,指導讀者更能深入分析和理解每爻的真正含意。

「屯」卦是陰陽爻混雜的一卦,較方便例說明「乘」、「承」、「比」、「應」、「互體」等規律在判斷禍福吉凶中的重要性。

人生變幻無常,順逆難測。最重要的是臨事不要忙亂,認清當前環境,摸索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應行則行,應止則止,小心謹慎地,以逐步脫離險境。透過學習「屯」卦六爻給予我們的啟示,在六種不同情況下,我們都能掌握某些解決「屯難」的原則,這或許是老師將「屯」卦加入此次講課的另一層深意。

近二、三十年來,《易》漸漸在海內外熱起來,湧現了大批研易學者,已出版注釋或討論《易經》的著作不下數十種,就我閱讀過的,也有不少見解精闢獨到的,但對「屯」卦闡釋得如此詳盡者,可能未出現過,或者我讀書不多未及發現,或漏過亦說不定。

因此,謹向同好者推薦和分享個人課後之感想。

學生傅玉堂二ΟΟ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序於香港

 

自序                                                                                黃漢立

 《周易古經》撰於三千年前,原本只是占筮之書,但正如朱伯崑教授所指出,它和殷商龜卜卜辭比較,有三點不同:其一,認為天道和人事具有一致性。其二,認為人的生活遭遇可以轉化,即吉凶、得喪等可以轉化,所以通過人的努力,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其三,有些卦爻辭不僅示人以吉凶,同時予人以教訓,令人的行為按某種規範而行動,反映了當時的生活規範和倫理觀念。這三點雖然尚引而不發,但到了戰國時代,孔子的後學,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吸收了當時道家、陰陽諸家之說,撰寫《十翼》,在解說《周易古經》的同時,發揮其引而未發之意,提升《易經》成為講述天人之道(世界根本原理的學問)、事物變易的法則和人生修養的寶典(《易學哲學史》第一卷)。二千年來無數研習《周易古經》的學者,便以《十翼》為基礎,繼續發展擴充其內容及哲學思想,使《易經》成為五經之原,百學之宗,影響中國傳統文化,至深至遠。

二千多年來,研習《易經》的風氣,如水波一樣,有起伏盛衰,但由於易經本身確實蘊含至精、至變、至神的智慧,因此衰後更盛於前。民國時代,《易經》被學術界誤解為占算未來迷信之書,因而衰落了數十年,但最近三十年不特在中華大地重新興盛,甚至世界各國亦興起了研究《易經》熱,就是衰極復盛的又一例。

如何研究、學習《易經》呢?個人認為細心深入研讀《周易古經》及《十翼》是首要之務,有了這一步基礎後,才能進一步深入探討和提升。但《周易古經》有原始之義,和後世發展、提升之義,對於這兩義,又應如何處理呢?愚以為原義固屬重要,後世發展提升之義更重要!因為如果為了考古而研習《周易古經》,自然了解其原義為最重要,但作為《易經》之學,則任何一門學術都是在不停發展進步之中,研習的人,除非為了考古,不得不深明其原義外,大多數的研習者,實在應以最近、最新、最進步的研究成果為據,才合乎學習之道。正好比今天學習電腦,應學習數十年前的電腦知識還是最新的電腦知識呢?對於最新的電腦知識,如果惡意詆譭,便是歪曲原義;而從讚揚的角度來說,便是有發展,有突破,至為難得!

因此學習《易經》,應學習這二千年來經過無數先哲艱苦擴展而成的後世之義!

二ΟΟ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至二ΟΟ九年二月十六日,再蒙謝錫金教授邀請前往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講授《易經》,講述《乾》、《坤》、《屯》三卦。為甚麼在六十四卦中選講這三卦呢?因為在六十四卦中,《乾》、《坤》兩卦最基本、最重要。《繫辭傳》說:「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其《易》之門邪?」說明了《乾》、《坤》兩卦是《易》的門檻,是《易經》的精縕。這也就是《文言傳》在六十四卦中,只詳細地發揮《乾》、《坤》兩卦義蘊的緣故,而《繫辭傳》更是以《乾》、《坤》兩卦為基礎,闡釋《易經》的基本原理。所以漢代《易緯‧乾鑿度》肯定這兩卦是「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因此研習《易經》的人,必須首先深入了解此兩卦。不僅要了解其表面文義,還需要將其文中引而不發的哲學思想,擴充發揮,以期藉此進一步了解天地人之道,更需要了解兩卦的義例,作為解釋其他六十二卦的門徑,這樣才真正獲得益處。但是即使精讀了《乾》、《坤》兩卦,明白了《易經》的義例,進一步要將這些義例應用於其他各卦,恐怕也不太容易,因此,通過講解《屯》卦、除了解說其卦辭、爻辭之義外,更將從《乾》、《坤》兩卦學到的義例,乃至《乾》、《坤》兩卦各爻爻義,和《屯》卦各爻意義進行比較,說明其異同之故,藉此一例,使學者舉一反三,應用此等知識,自行解讀其他各卦。

由於詳細講解,結果原定的八次講課(每次約三小時),只能完成《乾》、《坤》兩卦的講授,《屯》卦(約近六小時)是課後對幾位同學講授的。

周夏森女史安排課程有關一切事宜、吳卓佳女史負責編印講義和課室事務,至為認真勞若。梁昌欽、武駿標、黃漢金三先生負責錄影。傅玉堂先生為班長兼助教,解答同學疑難問題,使到教學更能順利完成。尤其是各同學認真聽講,學習氣氛非常良好,給我極大的鼓舞和策勵,在此衷心致謝。

沒有謝錫金教授邀請開講此課程,便沒有此書的誕生;沒有三聯書店副總編輯李安女史的參與、青賞和編輯此書,本書便不能迅速面世。胡卓斌、嚴惠珊設計封面,梁健彬君細心將錄音整理成文,尤其是編輯梁蕭若碧女史,細加剪裁,補正缺失,使到文字更通暢可讀,其功至偉!在此深致謝意。

本書的文字,是整理講課錄音而成的。只是在辭費的地方,稍加刪削;文意不明晰的地方,加以補充而已。由於是實際的講課,因此若干內容須對學者反覆叮嚀,方便其記憶,但整理成書,便覺得重複辭費。本擬刪去,但經過細思,一則為了保持講課時原狀,再則此等重複,多是研習《易經》的要點,讓讀者多看一兩次,輔助記憶,未必無益,最後保持原狀,不加刪節,另外,依據內容將講課編定為七章。隨書附送粵語講課錄音實況光碟一張,以供參考比較。

再者,霍震寰先生、謝錫金教授、傅玉堂先生為本書撰寫序文,至為感激。

復次,內子彭德貞多年來催促、提點撰寫有關《易經》的著作,而在上一本和這本《易經》著作中,提出若干講課原則和講課內容要點,使到這兩本書能夠依此完成,在此,亦不得不致謝意。

最後,如果本書內容有不當之處,懇請方家、讀者不吝賜教指正,俾能在再版時加以改正為禱!

 

二ΟΟ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漢立謹序香港寓廬

 

序一:承先啟後的《易經》闡微                                  霍震寰         ○○六

序二:《易經》與教育的變易理論                              謝錫金         ○○八

序三:我對《乾》、《坤》、《屯》三卦的體會       傅玉堂         ○一二

自序                                                                                黃漢立         ○一八

 

第一章:《周易》導論                                                                      ○二五

第二章:《乾卦》闡微(一)—卦辭、爻辭                                   ○四五

第三章:《乾卦》闡微(二)—《彖傳》、《大象傳》、《小象傳》             ○九七

第四章:《乾卦》闡微(三)—《文言傳》                                  一二五

第五章:《坤卦》闡微(一)—卦辭、爻辭、《彖傳》、《大象傳》、《小象傳》    一九五

第六章:《坤卦》闡微(二)—《文言傳》                                 二三七

第七章:《屯卦》闡微—卦辭、爻辭、《彖傳》、《大象傳》、《小象傳》   二七三

商品标记

  • 黄汉立:易经讲堂(二)-乾坤屯三卦阐微(附光盘)
  • 黄汉立:易经讲堂(二)-乾坤屯三卦阐微(附光盘)
  • 黄汉立:易经讲堂(二)-乾坤屯三卦阐微(附光盘)
  • 黄汉立:易经讲堂(二)-乾坤屯三卦阐微(附光盘)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用户评论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网友名称: 匿名用户
电子信箱:
评价等级: 1 2 3 4 5
验 证 码:
captcha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