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冰 / 2013-11-12
最後更新日期:2013年10月10日 (隨時更新,最新版請點擊這裏)
《古今曆術考》付印後,發現一些原稿錯漏﹐現刊載勘誤如下,以負文責。
第14頁
「農曆一九八九戊辰年七月初一」,應為「農曆一九八九己巳年七月初一」。(感謝讀者指正)
第81頁
姜岌《三紀曆》行用年份為384─517年,共134年。正確行用年份為384─417年,共34年。(感謝讀者指正)
第95頁
文中提及《大衍曆》有以下創新:「對於天文數值,以往曆法均以分數表示,各數值之分母不一,運算相當不便。《大衍曆》以3040為各曆法數值之公用分母。」事實上此創新始見於《麟德曆》,《麟德曆》以1340為各曆法數值之公用分母。故此項創新應置於同頁(第95頁)《麟德曆》一段而非《大衍曆》一段。
第208頁
表六.六:由於筆者換算時間有誤,五星前後合日期差了一天。資料更正如下:
| 前後合日期 | 660年02月16日 相距日數 | 《三辰通載》 合應 | 相差絕對值 | |
| 木星 | 660年05月01日(後合) | -75日 | -74日 | 1日 | 
| 火星 | 659年06月17日(前合) | 244日 | 222日 | 22日 | 
| 土星 | 660年11月07日(後合) | -265日 | -264日 | 1日 | 
| 金星 | 659年02月11日(前合) | 370日 | 376日 | 6日 | 
| 水星 | 659年11月29日(前合) | 79日 | 81日 | 2日 | 
| 
 | 
 | 
 | 總相差絕對值 | 32日 | 
更正資料後,雖然最小總相差絕對值對應於660年02月17日而非660年02月16日,但筆者仍認為660年02月16日(顯慶五年正月初一日)為《三辰通載》總龜算法之曆元。這是因為中國傳統曆法中「合應」是用以計算平合(Mean Conjunction)而非定合(True Conjunction),欲計算五星定合則另有修正算法。表六.六資料屬定合,平合與定合相差數天十分常見,因此以660年02月16日為曆元仍在可接受的誤差範圍以內。
第209頁
六六○年二月十六日零時零分長安地方平均時間,太陽位於黃經三百三十點四四度,應為「三百二十九點四四度」。
第227頁
註釋17:「Fu Mengchi這個譯音,見於李約瑟著:《中國科學與文明》第三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六五年,頁三百七十五。」頁碼應依英文版原著而非中譯版,故改為:「見於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3,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9, page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