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属性 | |
---|---|
作者 | 新城新藏 |
出版社 | 台湾翔大出版社 |
购书网站 | 【星易图书网】港台原版术数书籍专卖 |
图书书号/ISBN | 9789578651128 |
初版日期 | 1993 |
开本 | 25开 |
图书页数 | 674 |
图书装订 | 硬皮精装 |
购书网址 | www.xinyibooks.com |
图书规格 | 繁体竖排 |
套册 | 一套一册 |
繁體資料 | 新城新藏著/沈璿譯:中國天文學史研究 |
特别说明 | 商品属性以实际书籍为准。库存状况无法实时更新,如欲查询,请联系我们。 |
一般人以為天文學之有關種種始於西洋或印度,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作者根據史料以春秋時代互相比較,印証出中國的天文學之發達進步就已早於西洋及印度超過二百年以上。排印句逗本。
●本書內容共計十編:另附錄一編
一、中國天文學史大綱
二、周初之年代
三、中國上古金文中之曆日
四、二十八宿之起原說
五、春秋長曆
六、春秋由歲星之記事論左傳國語之著作年代及干、支紀年法之發達
七、再論左傳國語之著作年代,附考公羊、穀梁兩傳之著作年代
八、漢代所見之諸種曆法
九、戰國、秦、漢之曆法
十、干、支、五行說與顓頊曆
附錄:中國古代曆法概論
序
天文學起於文明之始,迺古學也,夫今日之文明,賡繫於五千年前始創之農業文明。自遊牧生活漸趨入農業生活,至定居一處,由定居一處遂至繼承歷史與文明,惟在農業初創時代,俾農業得獲成果者,全恃能應用天文學之智識,著作良好之農曆故耳,天文學之創始,興農業文明及歷史之開端,有至極密切之關係焉,故由研究古代之天文學,得彷彿古代文明之大體者,蓋為斯而已。
中國古代文學史之所以促起余之興趣者,猶有三理由,一.應研究之文獻,頗為豐富,其二.今日學者中,有謂古代中國之天文始入自西洋或印度之說,其三.余之研究,上說全為妄信西洋文明所致,乃毫無根據之誣言耳,蓋例如就春秋時代互相比較之,則中國文學之進,步先於西洋或印度者,似至少超過二百年故也。
本書之讀者恐亦致懷有,余於二十年間所感之興趣,夫普通輒覺無味乾燥之曆數推算,竟可視為基本資料,以討論中國文明之淵源,余望諸位別懷興趣,有以闡明之。
民國十七年六月
目 錄
第一編 中國天文學史大綱
一 序說
二 辰
三 二十八宿與土圭
四 春秋之曆與三正論
五 曆法之成立與干支紀年法
六 五行說
七 甘石之星經
八 太初曆之制定
九 結語
第二編 周初之年代
一 序說
二 由律歷志世經推算周初之年代
三 新研究之方法及研究之資料
四 歲在鶉火
五 月相與日之干支
六 周初之月朔表
七 年次序列
八 逸周書
九 緯書與殷曆
十 王公之積年
十一 古來之諸研究
十二 周初年代之決定
十三 餘論
十四 要旨概說
後語
第三編 中國上古金文中之曆日
一 序說
二 研究資料
三 中國上古曆法之發達
四 分類與假說
五 得供推定年代之古器
六 稱為春秋以後之古器
七 稱為春秋之前之古器
八 研究成果之概說
第四編 二十八宿之起原說
一 序說
二 古代之觀象授時
三 中國之二十八宿
四 朔
五 印度.亞拉伯以及其他之二十八
六 諸遻之比較
七 結論
第五編 春秋長曆
一 序說
二 三正論之誣妄
三 研究之資料
四 文公元年三月之問題
五 古來之研究
六 日食記事
七 日食之推算
八 依據曆日干支之月按排
九 長圖曆圖表
十 春秋之曆
十一 要旨概說
第六編 由歲星之記事論左傳國語之著作年代及干支紀年法之發達
一 序言
二 研究資料
三 考證之事項
四 歲星位置之推算及記事之解釋
五 干支紀年法
六 戰國時代天文學之發達
七 左傳國語之著作年代
八 要旨概說
第七編 再論左傳國語之著作年代
一 序說
二 前論文之要旨
三 陳亡之年
四 元始甲寅之歲
五 左傳國語作於劉歆之說
六 公羊傳及穀梁傳之著作年代一考
七 要旨概說
第八編 漢代所見之諸種曆法
一 序說
二 十九年七閏法
三 四分曆
四 三統曆
五 太初曆之制定
六 三統上元與超辰法
七 殷曆
八 顓頊曆
九 自春秋至太初間曆法之發達
十 所謂開闢之年代與緯書
十一 干支紀年法之發達
十二 要旨概說
第九編 戰國秦漢之曆法
一 序說
二 曆法發達之程序
三 漢初之曆
四 春秋後半葉之曆與傳之曆法
五 戰國時代曆法之變遷
六 戰國時代之雜事
七 古來之研究
八 戰國紀年
九 戰國秦漢之長曆
十 論旨概要
第十編 干支五行說與顓頊曆
一 序說
二 顓頊曆
三 顓頊曆與干支
四 五行說之起原
五 左傳與五行說
六 干支之起源
七 十二支
八 五行與四時
九 要旨概說
譯者附錄
中國古代曆法概論(譯自 飯島忠夫著「中國曆法起原考」書之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