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專欄 >
***譚冰《治曆者言》 >
譚冰:再論子時換日譚冰 / 2013-11-13
子時換日有兩種說法:有人主張子初換日,即晚上23:00便算作下一日;有人主張子正換日,即子夜00:00才算作下一日。筆者日前撰文討論子時換日,主張應以子正換日(參見《風水天地》卷237)。事實上,子時換日之辯由來已久,兩種說法皆不乏支持者,短期內難有統一結論,有些較謹慎的術者,亦有「子時不占」的做法。筆者今再撰文,目的不在評論何種說法為確,而是由歷史角度一論中國十二時辰制度之沿革,冀可釐清其中歷史背景。
一般人以為現在通行之十二時辰制度行用已久,但十二時辰制度實有沿革,並非一成不變。西漢《太初曆》(又名《三統曆》)為中國年代最古且流傳下來之曆法。據《漢書.律曆志》所載,《太初曆》之十二時辰算法為:「推諸加時,以十二乘小餘為實,各盈分母為法,數起於子,算外,則所加辰也。」按《太初曆》用語,「日法」即一日所等分的份數,而子夜00:00後不足一日之奇零部份用分數表示,其中「日法」為分母,「小餘」為分子。因此《太初曆》的時辰算法十分簡單,先把小餘乘12再除日法,若小於1,屬子時;若大於1但小於2,屬丑時,如此類推。《太初曆》十二時辰與現今二十四小時之換算,如表所列。值得留意的是,此種十二時辰制度與現今通用制度相差一小時。
子時 |
00:00 – 02:00 |
丑時 |
02:00 – 04:00 |
寅時 |
04:00 – 06:00 |
卯時 |
06:00 – 08:00 |
辰時 |
08:00 – 10:00 |
巳時 |
10:00 – 12:00 |
午時 |
12:00 – 14:00 |
未時 |
14:00 – 16:00 |
申時 |
16:00 – 18:00 |
酉時 |
18:00 – 20:00 |
戌時 |
20:00 – 22:00 |
亥時 |
22:00 – 00:00 |
附表:西漢《太初曆》、魏晉南北朝及隋代之十二時辰制度
與之相比,東漢《四分曆》時辰算法有明顯不同。據《後漢書.律曆志》記載:「推諸加時,以十二乘小餘,先減如法之半,得一時,其餘乃以法除之,所得算之數從夜半子起,算盡之外,則所加時也。」東漢《四分曆》之時辰算法,同樣把小餘乘12,但關鍵之處是先減日法之半再除日法,因此子時並不於夜半開始,而是於夜半前半個時辰開始,恰好與現今通用制度相同。然而東漢《四分曆》為何有這種時辰制度改革,現在已不可考。
子時 |
23:00 – 01:00 |
丑時 |
01:00 – 03:00 |
寅時 |
03:00 – 05:00 |
卯時 |
05:00 – 07:00 |
辰時 |
07:00 – 09:00 |
巳時 |
09:00 – 11:00 |
午時 |
11:00 – 13:00 |
未時 |
13:00 – 15:00 |
申時 |
15:00 – 17:00 |
酉時 |
17:00 – 19:00 |
戌時 |
19:00 – 21:00 |
亥時 |
21:00 – 23:00 |
附表:東漢《四分曆》之十二時辰制度
東漢末年及三國時代《乾象曆》,卻又復用《太初曆》之時辰算法。此後曆算推步漸趨精密,由三國時代《景初曆》開始,子時仍然是00:00 – 02:00,但每一時辰下再細分為十二等份。此種時辰算法為魏晉南北朝以至隋代曆法所沿用。
於術數典籍方面,隋代蕭吉所撰之《五行大義》載有關於年、月、日、時之論述。其中《五行大義.論配支干》曰:「立時之元,冬夏二至後,得甲、己之日,夜半起甲子。」換而言之,隋代《五行大義》亦用時辰古制,由夜半00:00開始算作子時。
其後隋代劉焯編撰《皇極曆》,提出以子半(又稱子正)為夜半之時辰制度改革,惟《皇極曆》最終未被頒行。此項時辰制度改革建議,於唐朝立國時傅仁均所撰之《戊寅元曆》終於得到落實。據《舊唐書.傅仁均列傳》所載,傅仁均上呈《戊寅元曆》時,列出時辰制度改革之理據,其文曰:「前代造曆,命辰不從子半,命度不起虛中。臣今造曆,命辰起子半,度起於虛六,度命合辰,得中於子,符陰陽之始,會曆術之宜。」傅仁均以子時之中(子正)為一日之始,此後中國歷代曆法所用之時辰算法皆「命子半算外」,即是以子半(子正)為夜半,如表所列。
子時 |
子正 |
00:00 – 01:00 |
丑時 |
丑初 丑正 |
01:00 – 02:00 02:00 – 03:00 |
寅時 |
寅初 寅正 |
03:00 – 04:00 04:00 – 05:00 |
卯時 |
卯初 卯正 |
05:00 – 06:00 06:00 – 07:00 |
辰時 |
辰初 辰正 |
07:00 – 08:00 08:00 – 09:00 |
巳時 |
巳初 巳正 |
09:00 – 10:00 10:00 – 11:00 |
午時 |
午初 午正 |
11:00 – 12:00 12:00 – 13:00 |
未時 |
未初 未正 |
13:00 – 14:00 14:00 – 15:00 |
申時 |
申初 申正 |
15:00 – 16:00 16:00 – 17:00 |
酉時 |
酉初 酉正 |
17:00 – 18:00 18:00 – 19:00 |
戌時 |
戌初 戌正 |
19:00 – 20:00 20:00 – 21:00 |
亥時 |
亥初 亥正 |
21:00 – 22:00 22:00 – 23:00 |
子時 |
子初 |
23:00 – 00:00 |
附表:唐代至今之十二時辰制度
作簡單總結,隋代及以前之時辰制度,除卻東漢《四分曆》外,子時為00:00 – 02:00;唐代至今之時辰制度,子時為23:00 – 01:00。唐代時辰制度改革後,可能有人依古義視子時為整體,亦有人依曆法區分早子時、夜子時,由此導致術數界子時換日之辯。關於此現象,恐怕古人亦始料不及。
筆者撰此文,並非主張復古,而是旨在說明子時換日辯論之緣起,讀者當可明瞭其中歷史背景。讀者於翻閱隋代或以前之古籍時,最好顧及時代背景,留意時辰制度今古之別。
原文發表於《風水天地》卷243(2012年12月),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