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属性 | |
---|---|
作者 | 张茂珍 |
出版社 | 台湾大展出版社 |
购书网站 | 【星易图书网】港台原版术数书籍专卖 |
图书书号/ISBN | 9789574689125 |
初版日期 | 2012 |
开本 | 25开 |
图书页数 | 332 |
图书装订 | 平裝 |
购书网址 | www.xinyibooks.com |
图书规格 | 繁体竖排 |
套册 | 一套一册 |
系列 | 武术特辑 |
繁體資料 | 張茂珍:陳式太極拳精蘊 |
特别说明 | 商品属性以实际书籍为准。库存状况无法实时更新,如欲查询,请联系我们。 |
本書重點探討陳式太極拳心法和技法中的核心理論,並提煉出「意象運動和肢體語言的完美融合」。這是陳式太極拳在盤架和推手較技中陰陽入扶互為其根的新理念,並將這一基本理念貫穿到「纏絲勁」「腰腿勁」「鬆活彈抖勁」和「陰陽剛柔論」等內容中,進行更深層次的詮釋,盡量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詳細解密兩者的辯證關系。尤其在「陳式太極拳圓圈運動論」一節中,以太極中分一氣旋之理,總結出「三心要虛、三心歸田、三處要實、四饋放鬆」和「形圓在折疊、勁圓重內換、骨圓意斗榫、氣圓貴旋轉」的論點,使廣大練習陳式太極拳的同好在練習中有所裨益,則是作者寫本書的心愿。同時還應廣大愛好者的要求,特將當年陳師照奎先生傳授的「陳式太極拳功夫架第二路拳」一併整理成冊,以饗同道。
第一部分理論篇
第一節陳式太極拳圓圈運動論
第二節陳式太極拳腹式呼吸運動論
第三節陳式太極拳腰腿勁論
第四節陳式太極拳步法論
第五節陳式太極拳纏絲勁析論
一、纏絲勁的由來
二、纏絲勁的本質
三、纏絲勁的類別
四、纏絲勁的訓練
(一)纏絲勁的形體訓練
(二)內纏外繞,互為表裡
五、纏絲勁的運用
第六節陳式太極拳陰陽剛柔論
一、太極的陰陽易理
二、太極拳的陰陽哲理
三、太極拳的陰陽交會
四、太極拳的陰陽入扶
五、太極拳的剛柔
第七節陳式太極拳鬆活彈抖論
一、放鬆階段
二、靈活階段
三、蓄發階段
四、彈抖階段
第八節陳式太極拳盤架和推手較技論
一、陳式太極拳盤架與推手較技
二、陳式太極拳推手較技「靠、依、蓄、發、頂、空」談
(一)「諸靠」與「皆依」
(二)「蓄勁」與「發放」
(三)「頂牛」與「引空」
第二部分技法篇
第九節陳式太極拳功夫架第二路簡介
第十節陳式太極拳功夫架第二路圖解
一、拳勢名稱
二、關於圖解的幾點說明
三、拳勢圖解
前言
作為陳式太極拳一名虔誠的佈道者,對太極理、法、技、藝之意象,趨向極致地探索是我畢生的追求。
太極拳乃中華文化之瑰寶,其理源於諸經之首《易經》,古樸高雅,理精法密。我有幸得恩師先輩之真傳,得以傳授衣缽。幾十年來修煉拳理心法,頗有所得。尤其近年來時得環中之趣,奧妙無窮,始知是終身不盡之藝。誠如陳鑫前輩所言:「理經三昧方才亮。」「得其環中者當自知之。」又說「太極實有真相,非托諸空言也。」信不虛也。
回想幾十年來苦心修煉,上下求索,所經歷的重重磨難,種種艱辛,實難以與外人道也。手撫白髮,感慨頗多。
古人有詩曰:「鴛鴦繡出從人看,莫把金針度與人。」古時人經歷千辛萬苦,學得一門技藝,尚自珍密,不肯輕易示人,何況武術太極拳之瑰寶。光陰飛逝,理念重樹,學術乃天下之共器也。
念當年,學藝時,蒙師恩、先輩之恩澤,再經積年行拳、精勤授徒,亦得益於教學相長,方有今日所悟,更不忍獨隱其享。今又白髮頻添,尚自謹遵恩師口囑,實知此拳「其功也多,故其成也難」。學無止境,願與同道共勉。
f拙著《陳式太極拳精義》一書出版發行以來,得到廣大同好和讀者的厚愛,引起了廣泛的共鳴。承蒙廣大讀者的要求和人民體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已經多次再版。繼而,2008年又有臺灣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以繁體字再度出版發行,影響波及海內外。這期間常常收到讀者來函來電,探討拳中以及書中的疑難問題。又有同道來訪、切磋,希望就書中關鍵部分作進一步深入詳細的論述,以期在實際練習中達到更高的境界。有感於此,我在原《陳式太極拳精義》的基礎上,又編寫了這本《陳式太極拳精蘊》。重點探討陳式太極拳心法和技法中的核心理論,並提煉出「意象運動和肢體語言的完美融合」。
這是陳式太極拳在盤架和推手較技中陰陽入扶互為其根的新理念,並將這一基本理念貫穿到「纏絲勁」「腰腿勁」「鬆活彈抖勁」和「陰陽剛柔論」等內容中,進行更深層次的詮釋,儘量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詳細解密兩者的辯證關係。尤其在「陳式太極拳圓圈運動論」一節中,以太極中分一氣旋之理,總結出「三心要虛、三心歸田、三處要實、四饋放鬆」和「形圓在折疊、勁圓重內換、骨圓意斗榫、氣圓貴旋轉」的論點,使廣大練習陳式太極拳的同好在練習中有所裨益,則是我寫本書的心願。
同時還應廣大愛好者的要求,特將當年陳師照奎先生傳授的「陳式太極拳功夫架第二路拳」一併整理成冊,以饗同道。
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沙喜鳳、張冀鵬、王紅、張倩男、張雲鶴、張帆、張賢月、殷豪、李雨艇、柳志偉、于曉風、王亞敏、陳益斌、曹光、王紫偉、王德廉等人的鼎力協助,在此一併致謝。
張茂珍於上海